通过降杠杆、优化资本结构、高标准拿地和拥抱变化等措施,融创建起了关键竞争优势。
2021年的房地产市场,像极了魔幻的2018年。
上半年,楼市呈现出“过热”征兆,部分城市出现万人抢房现象。下半年,重点城市加码限购,市场转冷降温,信贷市场资金紧张,房贷利率持续上升,销售疲态尽显。
从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,或者更长周期来看,优秀的企业总能快速应对市场环境变化,并提出解题方法。
8月30日,融创中国(01918.HK)交出了一份全优答卷:
实现合同销售额3208亿元,销售大涨64.3%;
营业收入958.2亿元,上涨23.9%;
归母净利润119.9亿元,上涨9.4%;
每股盈利2.62元,同比上涨8.7%;
负债率持续下降、“三道红线”指标稳步改善;
国际信用评级全面提升。
融创的战略展现出强大韧性,穿越市场周期、抵御行业风险。这种定力下,融创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,同时也锤炼出强大的综合能力。
关注业绩的同时,外界不禁疑问,艰难的这半年,融创在做什么?接下来的下半场,融创又要做什么?
01 孙宏斌的要求
2020年8月住建部提出房地产行业融资管理新规,将房企以“三条红线”来进行划分为“红、橙、黄、绿”四档。自此,“降档”成为房企的头等大事。
以融创为代表的房企降档速度令人震惊,不到半年的2020年底,融创实现连降两档。深究其内因,发现融创先于政策要求,从2019年下半年起主动执行更均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,持续推进“降杠杆、优化资本结构”,并制定了全面、清晰、长期的行动计划,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保证充裕稳定的现金流。
至2021年6月底,“三道红线”指标持续改善,全面转绿进程加速。
我们从半年报中拆解出一组数据:
净负债率86.6%,较2020年末下降9.4个百分点;
非受限制现金短债比升至1.11,较2020年底增加0.3个百分点;
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降至76%,较2020年底下降2.3个百分点。
融创的融资结构持续改善,信托借款规模连续两年大幅下降。今年上半年,融创分别于1月26日和3月2日成功发行两笔优先票据,两次发债利率均为公司上市以来最低水平。与此同时,融创提前赎回于2022年2月15日到期的8亿美元7.875%优先票据的未偿还余额。
以较低成本债务替换高成本债务,融创融资成本下降,债务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。
信用评级全面提升,机构认可度不断加强。2021年以来,国际知名大行摩根士丹利、花旗、摩根大通、海通国际、中金及瑞信等相继发布报告大力推介融创中国,给予融创“跑赢大市”评级,并列为“首选推荐”股票。
在中期业绩投资会上,孙宏斌给安全基本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今年不仅要降负债率,也要降负债规模,“三年内将融资成本从目前8%左右降到5%以内,信用评级做到投资级。”
02 “管理红利”时代
高筑墙,广积粮,但也要兼顾“控总量、提质量”。
在土地市场,融创有一套自己的投资法则,一言以蔽之:高标准拿地。
2021年上半年,融创严控拿地总量,在保证财务指标持续优化并满足“三道红线”管控要求之下,审慎决策,合理补充高质量土地权益货值约2135亿元。
下半年融创总可售资源超6600亿元,货源充足优质,为持续的业绩增长打好基础,并保障经营现金流的充足弹性和绝对安全。
2021年以来,“双集中”供地政策横空出世,并不断优化。作为房地产行业长效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,随着第二轮集中供地土拍规则的再次调整,企业拿地从“拼资金”到“拼策略”、“拼品质”。
为应对土地市场变局,融创提出2021年下半年及后续拿地策略。即下半年权益拿地销售比预计控制在20%以内,全年权益拿地销售比预计控制在30%以内。
这一策略也恰恰迎合了“拿地销售比限制在40%”的观察指标。
如何实现上述目标?融创这里也找到了解题方法:提高全资项目占比,优化现有合作模式,优选资金实力强劲的合作方,以成立长期平台的模式进行合作。
更为重要的是,为达成上述目标乃至更长远目标,融创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,支持精细化管理,为客户创造价值。集团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,将数字化作为三年规划重要任务之一,数字化建设工作主要覆盖地产、服务及文旅业务板块。
2021年上半年,融创全面推进数字科技化建设,包括搭建线上销售、在线建造、算量中心、线上采购、线上客户服务等系统,全面提升运营效率,支持公司更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。
以地产板块为例,新交付地产项目,融创全面提供智慧社区服务,目前已在全国45处落地,年内预计也将完成全国近200个项目智慧社区平台的上线。
无疑,在“房住不炒”、“三稳”政策调控下 ,房地产行业趋于稳定、健康,进入管理红利时代,房企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。
03 拥抱变化
一部融创发展史,正是半个中国房地产发展史。过去十年也是中国房地产最高度发展的十年,也是龙头房企快速增长的十年。
自2003年融创初创,经过18年发展与沉淀,大概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,这三大发展阶段放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很有代表性。
2003年-2010年,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各种动力被牢牢确立,巨大的投资需求、消费需求、政府驱动、取消价格管制等使得房地产产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野蛮发展,中国的各大城市逐渐形成“巨大的工地”。这一阶段,正是融创的初创阶段。那时,抢占核心城市布局,确保生存,并建立起基本的运营能力。
2010年-2019年融创进入快速增长阶段,并建立关键竞争优势,在高周转、高增长的房地产上半场,融创凭借“更快速、更均好、更优质、更深耕”的优势,迅速跻身行业前列。也正是此时,融创意识到资本结构的优化对公司长期发展至关重要,于是先于政策要求,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就主动优化资本结构、降杠杆,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保证充裕稳定的现金流。
2020年,是融创的转型年,同时行业也迎来巨大转折。
这一年,融创正式打开了公司“均衡高质量发展”的序幕:主动调整节奏,拿地金额仅为2019年的一半,“三道指标”连降两档至黄档,融资成本持续下降,以此建立起低于周期性风险的强大能力。
2021年,房地产行业发展格局重构,融创迎来了新的“四更”战略目标:更安全、更从容、更长期、更有价值。这一准则将成为融创团队基本做事原则,是以利润为核心,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,以安全稳健为核心,提升综合竞争力,持续为员工、客户、股东及社会创造价值。
这与行业“长期主义”导向不谋而合。
过去十年是住宅开发的十年,住宅开发占整个商品房比重84%,尤其是2018年之前,只要坚持三高模式可以享受到最大红利,但如今,“三高模式”难以为继。
房地产涨落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,融创善于拥抱变化,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在公司内部表示,“调控对行业和企业都是好事,经过这一轮(调控),都将变得更稳、更健康。但与此同时,也要求企业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快速调整适应。融创积极融入国家战略、坚决响应政策导向、从容拥抱行业变化”。
房地产行业新一轮变革的大幕已拉开,厘清自我,依照战略目标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方***比什么都重要。
评论
发表
回复“”
最新评论
这里空空如也,期待你的发声